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张生:调查研究需要有客观性问题指向

发表时间:2023-04-23 01:48:24 来源:新京报

4月22日,由新京报社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新京报社举行揭幕仪式。


【资料图】

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在会上表示,“非常敬佩新京报和西北政法大学的文化战略眼光,找到了这样一个符合时代法治文化的创新点。它不仅阐释了马锡武审判方式的历史原貌,更重要的是强调,要实现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这一人民司法的主旨。”

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调查研究不仅是简单走访,它需要制度化和体系化

新京报:大兴调查研究是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你认为,我们如今再强调马锡五审判方式,其重要性在哪里?

张生:马锡五审判方式充分体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种方式非常好地结合了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前者要实事求是,客观求真。后者就是群众路线,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发动群众,服务群众。

两种路线的结合,也让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领域得到了经典诠释。马锡五是党培养出来的一个优秀法官、优秀法院院长。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他首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然后获得客观真实情况,在拥有充分证据的基础上作出裁判。这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让他收获了“马青天”这样一个赞誉。

实际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也应该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调查研究既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现在要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式。

当然,新时代对调查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马锡五当时是在一个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后来他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但那个时候,整个陇东分区95% 的人都是文盲,当时的人民群众对土地条例、边区施政纲领这些法令的理解和运用并不充分。所以,马锡五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既能普法,又能审判。

我认为,作为时代的需求,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走访,它更需要制度化和体系化。

没有问题导向的调查研究会流于形式

新京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学者指出,人民司法与时俱进,一些新的司法形式和手段,让马锡五审判方式显示出了时代的局限性。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张生:确实是因为时代不同,导致了所谓的“局限性”。就像我刚才讲到的,马锡五的时代,人民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整个法制意识没有那么强。但如今,我们的文化水平,受到高等教育的水平都非常高。但在新时代背景下,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群众这样一个工作方式的精髓,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现在的大数据,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民众心理状态或法治愿望。有了大数据后是不是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其实是需要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充满感性和个性化的具体的人。但大数据可能反映的只是一个群体。所以我说,调查研究必须是感性化和理性化的结合,也必须是体系性的人民群众和个体公民的结合。

只有调查研究,你才能理解到一个具体的民众,他的要求有多强烈,他的要求具体是什么,最后才能做好决策和判断。所以调查研究仍然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而且新时代的调查研究比过去的调查研究的要求更高。科学化的水平要求更高。

新京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便是改进调查研究。但也有人担心,调查会变成形式主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树立科学调查的意识?

张生:我们也会看到有很多的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在屋子里开个座谈会,念一念材料,带走一些材料,调查研究就完成了。接着就写进报告,就此做出决策。

我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调查研究需要从三个方面实现制度化。首先,调查研究必须是具有一个客观性的问题指向。如果没有问题导向,那么就可能会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只有发现真问题,才能找到真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理论建构,就不会有真正的解决方法。所以对一个问题的建构发现和分析,是调查研究最深刻、最重要的前提。

其次,调查研究一定是点面结合,具体化和体系化结合。不能说我们调查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就获得了真实的调查。一定要有充分的样本数量,而具有代表性的和体系性的样本,也一定要有科学分析。不能说随便找几个调查,就以为获得了整体的、全面的知识。所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综合地运用,对于支撑个案调查、样本调查和体系的综合评判是尤其重要的。这样的一个科学体系必须是需要建立的。

最后,调查研究一定是大数据化的,也一定是一个长期制度化的过程。不能说今年强调了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今年就搞调查,然后明年就不搞调查了。我觉得,调查是对重点领域、重点样本进行持续的观察,对它进行持续的数据分析,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更客观的、长期的趋势判断。

“论法有方”APP会对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数据方案支持

新京报:新京报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同建设“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您期待基地对于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价值发挥怎样的作用?对此,基地可以在哪些方面多做努力?

张生:建立这个基地,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也非常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且也符合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建设,我认为也是强强联合的结果。

西北政法大学在红色法治资源和研究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校很早就成立了中华法系研究院,也很早成立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他们的专业团队产出了非常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不仅是理论研究,还吸纳了不少全国范围内的法院和法官群体。而新京报是主流媒体里的强者。

通过研究团队的“强”和媒体平台的“强”这样的一个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研究与传播的作用,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宣传综合的社会效益。成为新式“八五”普法的手段,对于革命根据地法制史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播也有着良好的专业效果。

这个基地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有研究,也还有转化。我很期待。

新京报:“论法有方”APP聚焦法律服务、知识解答、案例展示、普法教育等内容。在您看来,该平台的上线,对阐释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有哪些利好?

张生:我认为,这个平台是专业知识者和民众共享共建的一个平台。它的建设基础具有专业性。这里有特别好的高校团队,媒体团队,律师团队。是理论、实务、媒体技术所组建成的一个非常好的综合性的平台。

在平台中,专业的团队对问题的解答会提升整个社会法制问题的共识。同时,问题的提出,也可能会形成更好的社会解答方案。而它的长期运作,我认为,它会对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支持和方案支持。

我对这个平台也是非常期待的。我也愿意作为一个参与者能参与进来。

新京报记者张建林

编辑 唐峥 校对 张彦君

最近更新